- 积分
- 67834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注册时间
- 2008-10-3
- 精华
- 主题
- 帖子
|
序言
这是一部生动有趣、资讯丰富的昆剧工具书。全书的整体架构展现了综合艺术的立体性和动态性,从源流史论到古今变革,从文学声律到艺术表演,从剧目唱腔到舞台妆扮,从专业的演员剧团到业余的曲友会社,多方位、多层面、多角度地反映了昆剧的总体面貌。内容充实,有根有据;按谱赏戏,可歌可读。既有知识性的认知价值,又有学术性的史料价值。
昆剧原称昆腔,又称昆曲,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,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
书摘
《商辂三元记》 明徐霖作(一说沈受先或无名氏作)。按:《三元记》有两种,一种是沈受先作的《冯京三元记》,有《六十种曲》本。这里选的是谱商辂故事的《三元记》,有《古本戏曲丛刊》初集影印明万历间富春堂刊本。剧情是:秀才商霖与秦雪梅订婚,霖不幸未婚先亡。在秦父前往吊丧时,雪梅坚持尽孝节。在吊孝时,雪梅见霖父母年迈,而霖妾已身怀六甲,便决定到商家守节尽孝,以尽媳妇之责。后霖妾生子商辂,雪梅课子读书,最后商辂乡试、会试、殿试蝉联第一,连中三元。皇帝旌表雪梅,商辂衣锦还乡,全家团圆。
《挂白》 原本第二十折。清明节到了,秦雪梅给商霖坟头挂上白纸。她在坟头痛哭一番,正欲返回,一个牧童前来告诉她,商霖之坟风水不好。她立即回家,同公婆商量迁坟的事。
《伴读》(《教子》) 原本第二十五折。商辂自学中回家,与同学相争执。雪梅闻知,便断机教子,以孟母的古训教育商辂,并单居独处,伴子读书。(朱建军)
《连环记》 明王济作。写王允与貂蝉暗定美人计离间吕布,屠灭董卓的故事。共三十出。有《古本戏曲丛刊》初集影印旧抄本和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的点校本。剧情是:东汉末年,董卓专权,祸乱天下。一日,董卓宴请百官,欲废帝立陈留王,群臣皆顺应,独袁绍反对。并州刺史丁建阳率兵前来征讨,其义子吕布勇不可挡,中郎将李肃前往游说吕布,吕布杀丁建阳而投靠董卓。司徒王允不满董卓专权,一直暗思逐除权臣,但惮其势大,一时无奈。王允派人请来骁骑曹操,以议剑为名要他行刺董卓,曹操慨然应允。第二日,曹操拜见董卓,欲乘董卓卧床休息之机刺杀董卓,未成,便谎称献剑,借机逃脱。董卓派人四处追捕。曹操集结诸侯,征讨董卓。虎牢关前刘、关、张三人合战吕布,吕布不敌,紫金冠被挑落。王允与义女貂蝉暗定连环计,欲使董卓父子反目成仇。正当吕布因失落金冠遭董卓羞辱时,王允差人送来新金冠。吕布登门道谢,宴席间与貂蝉一见钟情。王允以女相许。第二日,王允又将貂蝉许给董卓。吕布返回得知董卓已纳貂蝉为妾,很是痛恨。貂蝉在凤仪亭偶遇吕布,董卓赶到,以为吕布调戏爱姬,掷戟欲刺吕布,吕布终与董卓反目。王允、吕布、李肃三人合力欲诛董卓,三人矫诏请董卓入朝受禅,在午门将其诛杀。吕布与貂蝉成婚,终得团圆。
《起布》 原本第四折。吕布随并州刺史丁建阳会合诸侯,起兵征讨董卓。
《议剑》 原本第十一折。王允得知吕布杀死丁建阳而投董卓,很惶恐,请骁骑曹操来议事,以议剑为名,让曹操利用在董卓身边谋事的机会,以宝剑行刺董卓,免劳天下军兵纷扰。曹操慨然应允。
《献剑》 原本第十二折。曹操身藏宝剑,入董卓府伺机行刺。董卓让吕布去马厩为曹操寻一好马。曹操正欲乘董卓卧床休息之机刺杀,董卓从床上镜中发现曹操,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,曹操谎称献剑,借机逃脱。后董卓起疑,命人四处追捕曹操。
《赐环》 原本第十三折。王允在花亭听歌赏舞,听养女貂蝉唱得出色,心中大喜,当即将玉连环赐予貂蝉,并要貂蝉留着此物,他日自有应验,便知其中机关。
《问探》 原本第十六折。吕布镇守虎牢关,探子来报曹操会合诸侯前来征讨,先锋前导张飞、关羽、刘备个个勇猛,人马已将虎牢关团团围住,吕布准备披挂迎敌。
《三战》 原本第十七折。刘备、张飞、关羽三人合战吕布。吕布不敌,束发紫金冠被张飞挑落,吕布紧闭虎牢关。义军奏凯班师。
《拜月》 原本第十八折。月明之夜,貂蝉在瑶台拜祷,恰被王允撞见。貂蝉表示愿为国家排难,王允便告之以连环计,将貂蝉先许吕布,后献董卓,以反问其父子。
《回军》 原本第十九折。董卓听说吕布得胜班师,很是高兴,但当他得知吕布将紫金冠失落阵中,大为不悦,并当众羞辱吕布。正当此时,王允差人送金冠给吕布。
《小宴》 原本第二十折。吕布过府道谢毛允送冠之情,王允设宴招待。席间吕布与貂蝉一见钟情,正当海誓山盟之际,王允去而复返,假意责怪两人,最后还是答应将貂蝉嫁给吕布,并约定后天送至吕布府中。
《大宴》 原本第二十一折。王允请董卓过府饮酒,席间女乐助兴,董卓一眼看中貂蝉,王允表示愿将女儿嫁于董卓。卓大喜,约定明日中秋送人太师府。
《梳妆》 原本第二十五折。吕布为探究竟,潜入太师府,正遇上貂蝉梳妆。布憎恨卓夺他所爱。
《掷戟》 原本第二十六折。吕布、貂蝉在凤仪亭中不期而遇,被董卓撞见,卓以为布调戏自己的爱姬,掷戟欲刺布,幸被李儒劝下。董卓决定将貂蝉送至郡坞。
《设计》 原本第二十七折《计盟》。吕布来见王允,言明自己有杀卓之心,李肃奉命前来质问王允,在王允劝说下,也欲杀卓。三人定计刺卓。
《刺卓》 原本第二十九折《诛卓》。王允假传圣旨,“令中郎将李肃诛杀董卓”。吕布至郡坞,貂蝉已逃出郡坞,王允父女团聚。
乔莱家班(赐金班) 清代康熙年间宝应县乔莱的家班。乔莱,字子静,号石林。康熙六年(1667)进士,官内阁中书,举鸿博,授编修,累迁为侍读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罢官归里,筑“纵棹园”,建戏台,购置家班,并自编《耆英会》传奇,亲自教导家伶演出。康熙二十八年(1689)皇帝第二次南巡至淮扬,特招该班御前供奉,主要演员管六郎因演技出众,蒙赏银项圈,因此称为“赐金班”。该班主要演出于乔莱家中,或自娱,或接待宾客。诗人叶燮曾应邀到宝应观看该班十位家优的演出,写下了《十伶曲》组诗。管六郎以姿容、演技著称一时,自皇帝赐银项圈后,名声更著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乔莱死后,该班解体,管六郎即辗转到北京加入江湖职业戏班,亦“擅梨园一时”,士大夫争睹为快。
(明 光)
张犒亭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海盐张氏涉园的家庭昆班。浙江海盐的涉园,在清初以亭池林木之胜,甲于东南。涉园主人张惟赤,号螺浮,其子张腊,号皜亭。父子两代培养了颇为可观的家班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冬,吴江诗家叶燮曾在涉园看到张氏家班的演出,有诗纪事,见《己畦诗集》卷八《宴集张皜亭懋德堂观家优演剧》。 (吴新雷)
吴之振家班(玉笋班) 清代康熙年间嘉兴石门人吴之振的家庭昆班。因班中头牌演员艺名玉笋尖,故又号称“玉笋班”。吴之振(1640--1717),字孟举,康熙中官内阁中书,与吕留良等选编《宋诗钞》闻名于世。其石门所居称为黄叶村庄,著有《黄叶村庄诗集》。集中有描述家班演出《牡丹亭》和《鸣风记》的诗篇。吴氏曾带了家班宦游演出。吴江诗家叶燮看过玉笋班的戏,在康熙二十九年(1690)所写《陈留署中作》诗中提及了名伶玉笋尖。(吴新雷)
南季北亢家班 清康熙时南北巨富,一为江苏泰兴季振宜,一为山西平阳亢氏。俞樾《茶香室续抄·南季北亢》记载:“国朝巨富,有南季北亢之称。”两家均蓄有昆班,极一时之盛。详见下列分条。 (丁 波)
季振宜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泰兴季振宜的家班。季振宜,字诜兮,号沧苇,顺治进士,官至御史,康熙时致仕回籍。钮玉樵《觚剩》记他家有女乐三部,皆十二至二十岁的女子,音姿妙选,歌舞出色;行头齐备,场面豪饰。陈维崧有[念奴娇]词《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》。
亢氏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山西平阳(今临汾市)亢氏的家班。亢氏以盐商起家,在扬州和平阳分别建有亢园。《扬州画舫录》卷九记亢园在扬州小秦淮,临河造屋一百间。其家班则多在山西老家的亢园中演出,王友亮《记季亢二家事》叙说:“康熙中,《长生殿》传奇新出,命家伶演之,一切器用费镪四十余万两。”可见山西亢班排场之豪奢。据说,戏曲家尤侗也曾从苏州到平阳亢家作客,在亢园中编写了《李白登科记》杂剧。按:张林雨《晋昆考》述,亢氏的祖先约在明代成化年间自平阳寓居扬州,嘉靖二十六年(1547),亢思谦以“商籍”考中进士,亢秉忠于万历十六年(1588)、亢孟桧于万历二十年(1592)考中举人。至清代康熙年间,亢家成了盐商中的巨富,在山西原籍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园林,并且培养了远近闻名的家庭昆班,在晋昆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。 (明 光)
宋荦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河南商丘人宋荦的家乐。宋荦(1634—1713),字牧仲,号漫堂,早年与侯方域等曾结诗社,过从甚密。康熙朝历任刑部员外郎、江苏布政使、江宁巡抚、吏部尚书等官。性喜昆曲,蓄养童伶,知名的有阿陆、阿增(见陈维崧[定风波]词)。据《桃花扇》卷首吴陈琰题辞所记,宋氏家班常演的剧目是《桃花扇》。另外,宋荦之弟早在顺治年间就在商丘办了家班,班中有苏州来的名伶江生,侯方域作《赠江伶序》记其事。 (吴新雷)
陈端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泰州陈端的家班。陈端,字方行,号琢余,官知州。返里后,纵情歌舞,建戏班,极声伎之盛。其住宅所在街道时人称为“歌舞巷”,至今犹存。 (明 光)
刘氏枣园班 清康熙年间济南商人刘氏的家乐。金埴《不下带编》卷四记载,“历下泺口有卤贾刘氏,辟枣园为梨园以教歌”,金氏欣赏后赋诗说:“乐为《红梨》歌太繁,枣香香里舞新翻。”并称其家乐为“枣园班”。同书又记山东莱州“胡氏老枣树班”,也是唱昆曲的。
(丁 波)
湖北田氏家班 清康熙年间容美宣慰使田舜年办的家乐昆班。容美县位于湖北西南部(今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)。田舜年,字眉生,号九峰,热爱戏曲,作有《九峰三弄》之一的《古城记》传奇。其子田丙如,承袭父职。父子各养一个家班,女伶唱昆腔,男伶兼擅秦腔。顾彩《容美纪游》记载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看到田氏家班的情况是:“女优皆十七八好女郎,声色皆佳,初学吴腔。”“丙如自教一部,乃苏腔,装饰华美,胜于父优,即在全楚亦称上驷,然秘之不使父知,恐被夺去也。”据孔尚任在《桃花扇本末》中说:楚地之容美,在万山中。洞主田舜年,每宴必命家姬奏《桃花扇》。可见其家班水平之高。 (吴新雷)
……
|
|